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的深入發展,中國經濟與國際化接軌的速度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競爭走向國際化操作,企業的競爭越演越烈,建筑行業更是如此。一批批曾經風光無限的建筑大企業也存在倒閉或被別的企業并購的情況。那么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怎樣在市場上生存下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些就需要我們不斷地重新認識自我、分析形勢、掌握業態變革、把握時機做好市場定位、做好戰略規劃,不斷地強化經營管理水平。
當前我們公司正負重行走在上坡的路上,“上坡”的路上不能有絲毫的松懈,應當奮力攀爬,只能一鼓作氣??v觀當前業內強大的企業,已走向智力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層面,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們企業已處于最尷尬的地位,企業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危機。首先,我們這些年來賴以生存的品牌經營受到來自內外的諸多挑戰,隊伍素質有待提高,市場競爭加劇。其次,現在項目承攬門檻越來越高,市場墊資額度較大,讓利幅度不斷加大,而我們的資本運作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仍是軟肋;最為關鍵的是企業的成長需要管理者同步成長,而我們的各級管理人員在我們建立學習型企業的建設中進步緩慢,自身素質提高不明顯,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企業會出現種種危機。我們認為企業生命力體現在外部,但卻決定于內部,實際是內部的管理外化為競爭力。所以,近期通過對當今知名的建筑企業的深入調研,我們發現了“以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是所有成功企業的共同特點,規范和制度是企業不可缺少的軟件設施,也是企業運轉的基石。通過調研,我們更加確立要進一步完善管理模式,以及與其相應配套的管理制度。按照制度來辦事,遵循規范化的流程,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減少和降低因人為因素而造成的失誤。如果企業沒有合理的執行體系和標準化的工作制度,沒有把日常管理中的每個細節通過制度的方式落實到實處,就會形成表面化的管理,從而影響組織效率,進而削弱企業競爭力。隨著海川建設發展戰略建議和運營方案的先后出臺,現頒發企業管理制度,與發展戰略、運營方案相銜接,同時繼續完善管理流程、實施細則,從上到下行成了科學的管理機制,實現標準化管理。這樣,企業發展和管理的“輪廓”越來越清晰。
企業的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而真正有效的管理不是純粹地約束人的行為,而是使人獲得激勵,發揮人的創造性,在工作中發揮主動性。怎么樣把形形色色的人的行為統一起來,使員工的個人目標與企業的共同目標相一致?這就需要我們企業文化的支撐。我們這些年的發展憑的是什么,就是樸素的企業傳統文化;企業的生存取勝的法寶必須是“質量、質量、還是質量”!對全體員工行為的要求是“約法三章”。這仍是我們的瑰寶。
管理制度是企業現階段基本管理素質的體現,是適合于我們企業現狀的。隨著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將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不斷的修改、完善,乃至重新設計公司管理制度來適應公司以及市場的發展。當然一個再高明的制度,如果沒有具有職業道德的員工和管理者去遵守,制度很快就會瓦解。一個再高效的組織,如果沒有高效率的管理者和員工去支撐,組織績效就不可能實現。所以,我們要深刻認識到:一個企業想不斷地發展,有續經營,制度比資金、技術乃至人才更為重要。遵守制度、服從管理比任何東西更重要。每位企業管理者一定要對企業管理制度很專業、很嫻熟、很拿手。我們要想企業發展達到足夠的高度,必須把制度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把遵守制度上升到尊重企業文化的重要環節去做,才能內化人們的精神品質和身心修養!
無論是什么企業,都具有企業管理的一般屬性和本質,企業管理的內容具有剛性的約束力,制度的規定具有敬畏的嚴肅性。我們一定要在執行制度上使上勁,不走樣,不打折。從上到下運行規范,流程順暢,沒有“梗塞點”。我們要求管理者堅持原則,帶頭遵守制度是自己融入團隊的最基本要求,要認識到制度是管理者最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工具,是作為提升管理品質最重要的途徑,只有管理者遵守制度形成習慣,才能使管理者從煩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為創造有活力的企業打下穩定的基礎。要用我們的企業文化去影響人的行為,來激發員工的潛能,以達到我們高效工作、高效管理、高效產出的目的,為實現做大、做精、做強、做久,成為受社會尊敬的偉大企業而奮斗!